学国学,
做龙的传人
讲员 袁定基 教授
一、什么是国学?国学,顾名思义
•就是“中国的学问”。 国学的定义 •“国学者何?一国所有之学也。有地而人生其上,因以成国焉,有其国者有其学。学也者,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,而自治其一国也。”
• 邓实《国学讲习记》 狭义的国学 •以儒学为主、包括诸子百家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。
广义的国学 •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,包括两汉经学 、 魏晋玄学 、隋唐佛学、 宋明理学和两汉辞赋、六朝骈文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。
|
儒
|
道
|
佛
|
鼻祖
|
孔夫子
|
老子
|
释迦牟尼
|
宗旨
|
修身、养性、
齐家、治国、
平天下
立德、立功、
立言
|
道法自然
无为而治
功成、名遂、身退 |
自我解脱(小乘)
普度众生(大乘)
心即是佛(禅宗)
|
风范
|
入世
|
忘世
|
出世
|
经典
|
《论语》
|
《道德经》
|
《金刚经》
|
师徒
|
有问必答
|
答非所问
|
问即是答
|
俗比
|
粮食店
|
药店
|
百货公司
|
学派融合
|
儒、道、佛三教相容于一体,可形象地比喻为青叶、红花、白藕,同属莲藕的有机组成部分
|
二、国学的主要内容 古人的国学分类
经史子集 著名的《四库全书》就是这么分的。 什么是经呢? •经部,分为“易类”、“书类”、“诗类”、“礼类”、“春秋类”、“孝经类”、“群经总义类”、“四书类”、“乐类”、“小学类”“石经类”、“汇编类”,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。其中儒学十三经: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仪礼》、《诗经》、《春秋左传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谷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孟子》。
什么是史呢? •史部,分为“正史类”、“编年类”、“纪事本末类”、“别史类”、“杂史类”、“诏令奏议类”、“传记类”、“史抄类”、“载记类”、“时令类”、“地理类”、“职官类”、“政书类”、“目录类”、“史评类”、“汇编类”,
•重要书目如: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、《三国志》、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战国策》、《宋元明史纪事本末》等等。 什么是子呢? •子部,分为“儒家类”、“兵家类”、“法家类”、“农家类”、“医家类”、“天文算法类”、“术数类”、“艺术类”、“谱录类”、“杂家类”、“类书类”、“丛书类”、“汇编类”、“小说家类”、“释家类”、“道家类”、“耶教类”、“回教类”、“西学格致类”,
子部 重要书目 •如:《老子》、《墨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荀子》、《韩非子》、《管子》、《尹文子》 、《慎子》 、《公孙龙子》、《淮南子》、《抱朴子》、《列子》、《孙子》、《山海经》、《艺文类聚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四十二章经》等等。 什么是集呢? •集部,分为“楚辞类”、“别集类”、“总集类”、“词曲类”、“闺阁类”,
•重要书目如:《楚辞》、《全唐诗》,《全宋词》,《乐府诗集》、《楚辞》、《文选》、《李太白集》、《杜工部集》、《韩昌黎集》、《柳河东集》、《白香山集》等等。
总括起来,就四个字:
博大精深 小学 蒙书 三字经
百家姓
千字文
增广贤文
弟子规
朱子家训
千家诗
声律启蒙
龙文鞭影
幼学琼林
三 国学教育的主要特点 •与当时的西学相比,教育的重点不同
•教育一般有三大功能:教人懂事,教人做事,教人做人
•西学的重点在于前面两条:教人懂事(获得知识)教人做事(掌握技能)对第三条
“教人做人”却比较马虎。
国学不同 •国学则不同,它是把“教人做人”放在第一位,教人做事放在第二。孔夫子的学堂里,教学的课程,主要是“六经六艺”。
•六经,诗、书、礼、乐、易、春秋,主要是教做人的;
•六艺,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主要是教人做事的。
•至于教人懂事,则放到了第三位。
教育的进程不同。 •西学是由浅入深。先学浅的,后学深的。
•国学是先学重要的,不管深浅。 四 国学的核心:如何做人 •做什么样的人?
•
•做彻底的中国人。
• 做真人 •国学认为,做人首先要真诚。一个人的思想、品格、言行,都要发自内心、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,不能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矫揉造作,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,扭曲自己的本性。
•真诚做人,保持本然人品,是做人的起点,也是人品的高峰。
•真诚的反面是虚伪,自欺欺人,靠戴假面具过日子。真诚坦率的人不失本色,自然有感人的力量。虚伪矫饰的人一生部在演戏,给人留下狡伪可憎的形象,自己也丧失心灵的本性,忍受心灵上的折磨。
两个古人的故事 •一个是寇准的故事。
•寇准十九岁就中了进士。当时的皇帝宋太宗选用人才常问年龄,年纪轻的往往不用。有人给寇准出主意,要他多报年龄。寇准不听,说:“吾初进取,可欺君耶?”
晏殊的故事 •晏殊少有文名,十四岁时,就被人推荐给朝廷。正值宋真宗御试进士,出考试题目让晏殊做,晏殊看了题目后说:“这个题目我十天前做过,草稿还在,请陛下另出题目吧。”真宗称赞他诚实可信,赐他“同进士出身”,后在史馆供职。当时群臣常在假日郊游饮宴,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写作。真宗因此选他任辅佐太子的东宫宫。晏殊谢恩后说:臣也是喜欢游乐饮宴的,只是因为家贫才没有参加。
做善人 •子曰:“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吾见其人矣,吾闻其语矣。”
《论语》
•见贤思齐,能让人积极向上,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。“看到不善良的行动,就好比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。” 好,但只做到这一点就有点消极,明哲保身是不够的,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应该坚决制止才对。
•作为一种个人修养的标准,能经常以“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”来勉励自己,不断完善自己,并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,是我们学做善人的一种很好的进步方式。
做美人 •孔子对美的看法国学所说的做美人,不是让你去涂脂抹粉,更不是让你去穿耳朵、割双眼皮。
•孔子说: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
•这句话是讲“君子”的修养的,但其中包含着 •孔子认为,人只有“质”,也就是质朴品质是不够的,还必须有“文”这一外在的形式修养。不然,人就缺审美,没有品位,变得粗野。相反,人只强调 “文”,而忽视内在品质,就会浮华无实。只有达到“文质彬彬”,内外和谐,人才符合完美的条件,成为“君子”。从美学上看,外在形式显示了人类的尊严、教养、智慧、才能,能引起人的精神愉快,成为内在的善的肯定和实现,这就是美。所以,我们国学所说的美人,就是“文质彬彬”的人。
做龙的传人 我们都是中国人,都是炎帝、黄帝的子孙。按血脉来说,我们都是龙的传人,都是龙。但是,从文化上来说,一般的中国人还算不上龙,要经过大量的努力,一般的中国人才能成龙。我们的父母,都希望子孙成龙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望子成龙”。那么怎样才能成龙呢?《易经》里的乾卦,就是指示你成龙的道路的。
乾卦 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。
元,亨,利,贞。
乾是阳性的,刚健的。乾重卦由两个乾单卦的六个阳爻组成.相对地说是纯粹的阳和最大的刚健。所以《文言传》说:‘大哉乾乎,刚健中正,纯粹精也。” 乾卦卦辞: •
•《子夏传》说:元为原始之意;亨为开通之意;利为和谐之意;贞为贞固之意。
•元,寓意事物的起始或基础;亨,寓意事物的生长和壮大;利,寓意事物的创造与收获;贞,寓意事物的趋正与静止,发展“过程"的结束 乾卦是君子和龙的象征 •乾卦是成长中的的君子的象征,君子创造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。因为唯有创造才能使宇宙生生不息、才能使人生光辉灿烂。而为了完成伟大的创造事业,就必须有乾卦的刚健中正的性格和自强不息的毅力。
•从周易取象的这种象征方法角度去看,成 •长中的君子就象一条龙,君子的一生,也就是龙的一生。
•初九,潜龙勿用。
• 《象》曰:潜龙勿用,阳在下也。
这是第一阶段。这时、成长中的你就象一条潜藏在地下的龙一样,尚未发挥作用。因为你是“阳在下也’(《彖传》), 这个时期的关键是学习做龙。潜的龙,也是龙,而不是潜的虫。 在这期间,你必须学国学,学做人,学做一个全新的人,为下一步的成长做好准备 •德施九二,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
• 《象》曰:“见龙在田”,普也。 这这是第二阶段。这时,你开始出道了,你开始成为一个显现于世的成长中的小龙了。你的德行和能力可以初步发挥出来了。所以《象传》说“见龙在田,德普施也。” 但你不要满足于既得的小小成就,你现在只是“见龙在田”,田不是龙的长久居的地方,所以《文言传》说:“见龙在田,时舍也。”比喻成长中的你不能长久处于这里。田,只是龙的暂时栖身之所,你必须继续向上奋斗。 •九三,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,厉无咎。
• 《象》曰:“终日乾乾”,反复道也 •这是第三阶段,即成长中的你又向上一步,进入了成长阶段。你还处在发展时期,羽毛未丰,实力不强,竞争激烈,强手如林,你只有顺时而行,才能逐渐壮大自己的事业。
•九四,或跃在渊,无咎。
• 《象》曰:“或跃在渊”,进无咎也。 •第四阶段。
•这时,你的事业已经羽毛丰满,实力雄厚了,于是进入上层,并待机跃上事业的高峰。
•成长中的你、还须继续进德修业,准备条件,等待时机,因此是不会有什么灾难的。 •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
• 《象》曰:“飞龙在天”,大人造也。
•第五阶段。
•当你做出成绩时,就由“潜龙”变成了“飞龙”了。成绩得到上司的认可,才真正是成绩,这样对上司和个人都有利。
•这时你应当多多会见一些大人物,争取得到他们的充分理解和拥护,这样会更加巩固和发扬你的既成事业。同时,许多英雄豪杰也都会自愿地归顺到你的旗帜之下,甘心为你效力,你不要拒绝他们,而是任用他们,这样对你就更为有利。
•上九,亢龙有悔。
• 《象》曰:“亢龙有悔”,盈不可久也。
第六阶段,也是最后一个阶段。
阳而又阳,阳得太过,阳亢;刚而又刚,刚得太过,刚折。 成长中君子之事业已达到隆盛的顶点,因而不能继续上升,所以必然要产生下降的忧虑,位最高贵,就等于无位了;高高在上,就脱离群众了;有贤人在下位也不能辅助你,所以动不动就要被 •用九,见群龙无首,吉。
可怕的孤独感所包围,于是必有后悔之意产生。此时要懂得自我贬损;自我不贬损,就一定有别人来贬损你。
在六十四卦中,只有乾卦在六爻之外又多出一个“用九”,它也相当于一爻。
这个“用九”,是指乾卦六个阳爻如果都是老阳便要转化为坤卦这样一种情况。
乾卦的结语:
就“用九”的爻辞来看:一群龙,虽然都刚健勇猛,但却能和衷共济,这样就会 吉利。
•同时,你还要从乾卦的卦爻辞中汲取智慧,善于修炼自己,又善于把握时机,懂得进退的道理。这样去做,就一定会成为真正的龙人,龙的传人。
•而要成为一个真、善、美的人,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,
•就必须从学习国学开始。
|